6.26国际禁毒日||“有魔鬼要抓我”,吸毒致幻有多可怕?
2025-05-09 19:31:28
喜讯!郭兴福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文 | 康仁健、郭晓兵
图 | 赵庶民
历史图片由该旅宣传科提供
致敬
新中国国防军队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先驱者
“郭兴福教学法”创始人
郭兴福
当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
评选“最美奋斗者”是表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活动。经各地区各部门遴选推荐、群众网上投票、组委会集中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认真审核,全国产生300名,包括278名个人,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
郭兴福当选“最美奋斗者”后,郭兴福生前所在部队第72集团军合成某旅“军事训练先锋连”的全体官兵倍感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迅速在部队广泛开展“人人争当郭兴福,个个练成小老虎”的活动,让广大官兵深刻感受荣誉部队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战绩,传承好红色基因,激发练兵备战动力,争当新一代的“郭兴福传人”。
郭兴福,山东邹平人,生前系原南京军区某团二连副连长。在带兵练兵实践中,他研究摸索出一套教学训练方法。在训练指导思想上,主张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部队,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诱导式、研讨式,主张把战士训练活、训练精。这套训练方法,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重视和赞扬,被称为“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推广。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1964年,毛主席亲自向全军指战员发出号召,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由此拉开了群众性大练兵的热潮。“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在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军事训练品牌,对于推动军事训练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开拓出了我军自己的练兵方法,其“红、活、硬、细、实”的精髓要义,来自训练实践,具有强大生命力。
20世纪60年代初,副连长郭兴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积极探索有效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他结合打仗中积累下来的经验,逐渐摸索出边讲边做,细化步骤等练兵方法,在上级具体帮助和自己刻苦钻研下,最后形成了“围绕打仗、把兵练活”的战术训练方法,“郭兴福教学法”由此诞生。
时任12军军长李德生深入训练场观看“郭兴福教学法”并现场指导。
郭兴福带领“伍先华班”在全国各大军区进行示范表演。
1963年12月下旬,时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到南京部队视察,观看了郭兴福带领“伍先华班”进行的教学演示并向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呈送了专题报告。毛主席看了报告后指出:“郭兴福教学法”对人民解放军的练兵方法“不仅是继承,而且是发展”。随后全军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性练兵热潮,推动了我军历史上“三大运动”之一。
叶剑英元帅正在观看郭兴福同志的教学法。
叶剑英元帅接见郭兴福和“伍先华班”全体同志。
叶剑英元帅向毛主席递交专题报告。
“思想红”是“郭兴福教学法”的内核。在新时期下连队始终注重教育引导官兵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纯洁的道德品行、高尚的生活情操。官兵积极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用连队光荣传统熏陶自己,不断夯实献身使命、精武强能的思想基础。
训练过硬、样样拔尖,是这个连队的“品牌”。他们始终紧贴使命任务,把军事训练作为连队建设的“主攻方向”常抓不懈。战争年代,连队以敢打硬仗恶仗著称。现如今,连队把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作为提升战斗力的重要部分,坚持在激烈的对抗比武中磨练,在完成重大任务中摔打,在危急紧要关头检验。
连队注重用光荣传统凝聚兵心、激励斗志。每逢新干部调入、老兵复退、新兵入伍,都组织参观连队荣誉室,上传统教育课,看精品教学课目示范,与荣誉锦旗合影,开一次特殊班务会,写一份当好传人的决心书;尤其是在执行重大任务时,会组织官兵向荣誉锦旗宣誓。注重在驻训演习、抢险救灾、竞技比武等大项任务和活动中,摔打锤炼官兵,锻造披坚执锐、攻坚克难的“刀尖子”精神。
近十年来,连队先后参加实兵对抗演习30多场次,场场承担攻坚任务;7次执行抗洪抢险和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任务,次次啃硬骨头;多次参加旅昼夜百公里高强度野营拉练,回回都是“尖刀连”。
目标牵引增动力。连队为每名官兵设计成才“路线图”,制定短期、阶段和长期目标,及时记录个人成长轨迹,让每名官兵有动力、有压力、有责任。从改善教学骨干队伍结构入手,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进行教学分工,要求义务兵掌握一至两个教学课目,士官精通分管教学课目,干部具备所有教学课目组训任教能力。
坚持日讲评、周竞赛、月排名,组织开展“进步之星”“训练猛虎”“首席教练员”等评比,激发官兵练兵热情,树立训练有功、尖子吃香的鲜明导向。
多年来,连队这把尖刀之所以锐利无比,关键在于战斗堡垒强、党员队伍硬。他们坚持把一切工作聚焦到练兵备战上,在履行使命任务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时代在变
“郭兴福教学法”也在不断地创新
新时代“郭兴福传人”
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
指导教学方法
解答教学难题
激发训练热情
不断让“郭兴福教学法”散发出时代魅力
微 信 号 | 人民前线(ID:njjqrmqxb)
监 制 | 吴 迪
主 编 | 王军华
编 辑 | 吴荣鑫 朱 桦
实习编辑 | 王雨辰 汪加振
刊 期 | 2671期
2025-05-09 19:31:28
2025-05-09 19:29:13
2025-05-09 19:26:58
2025-05-09 19:24:43
2025-05-09 19:22:28
2025-05-09 19:20:13
2025-05-09 19:17:58
2025-05-09 19:15:43
2025-05-08 08:35:22
2025-05-08 08:33:07
2025-05-08 08:30:52
2025-05-08 08:28:37
2025-05-08 08:26:21
2025-05-08 08:24:06
2025-05-08 08:21:51
2025-05-08 08:19:36
2025-05-08 08:15:05
2025-05-08 08:12:50
2025-05-08 08: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