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敖汉旗简介
2025-04-15 10:39:34
羽林与御林:琅琊榜昭平帝萧选不设羽林探究
皇帝亲军变化背后的政治博弈
琅琊榜中,金陵城常设有三支大军,禁军,羽林和巡防营。但在昭平帝萧选时期,却是少有的不设羽林军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支由梁帝亲自统领的御林军。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皇家羽林在昭平朝的废弃,极可能是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
羽林一词由来已久,其滥觞是西汉武帝时期的皇家亲卫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从汉武帝的羽林郎开始,羽林就成为了皇家亲卫的著名称呼,时而是正式的编制军名,时而是代称。
风起长林中荀白水曾经说过,大梁自从梁太祖开国开始,皇家亲卫就分为两支,一支是拱卫宫城的禁军,一支是驻扎城外的皇家羽林。两支部队都是直属御前,只奉圣令的。
历代皆设有皇家羽林营,与禁军分立,直属御前
可见皇家羽林和禁军一样是常设部队,是天子直接管辖的军队。在风起长林中,武靖朝,萧歆,萧元时时期,分别出现了南安羽林,卫山翠丰羽林和东湖羽林。每一任羽林,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南安羽林是武靖帝所建,是因为在武靖朝之前的昭平朝的誉王之乱时,因为言皇后的参与,禁军被缴械禁锢,而天子受困。武靖帝为了避免日后,金陵的军力不足,被高位之人控制,危及天子。所以武靖帝继位后,为了加强皇家亲卫,并确保皇家亲卫不会受权贵影响,设立了南安羽林。南安羽林的设立,是武靖帝萧景琰出于加强皇权的目的而设立的。
而卫山翠丰羽林是萧歆继位后,将南安羽林拆分而来的。拆分南安羽林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萧歆并非其父武靖帝那样的马上天子,登基伊始,需要加强在军事方面的动作,宣扬自己的权威。二,分立后的羽林,更加难以被一人所控制,加强了京师军队之间的制衡。
东湖羽林是荀白水为了收揽帝都兵权而建的,在萧元时登基后,权臣荀白水为了填补自己揽权的薄弱环节,蛊惑小皇帝重建羽林。
东湖羽林大统领狄明
结合三朝的皇家羽林的变化来看,皇家羽林的设立改制废弃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昭平御林军
在武靖朝之前的昭平朝,是没有皇家羽林的,荀白水介绍大梁羽林军的情况时,就明确地说过了。
昭平朝刚好是没有皇家羽林营的三朝之一
昭平是萧选的谥号,可见萧选朝是没有皇家羽林的。另外,琅琊榜一时,也有两处例证。
誉王和梅长苏商议庆国公案时,曾经提及,蒙大统领掌管五万禁军,天子亲掌御林军。誉王之乱时,誉王仅仅囚禁了禁军,却没考虑羽林军。誉王之乱时,叛军包围九安山,靖王不得不突围去调纪城军时,梁帝说过,最近的援兵是禁军。如果昭平朝有羽林军,誉王不可能不把这支劲旅纳入京都武装的考量,更不可能在造反的时候不考虑这支近在咫尺的部队。梁帝也不可能还让靖王大费周章的跑进城里调兵,而是会让他直接调动驻扎在城外的羽林军救驾,可见萧选时期是废除了羽林军的。
但在这个时期,金陵城却有一支御林军,而且是掌握在昭平帝萧选的手中。
御林军身着精甲,脸戴面具,身手矫健,武艺非凡。
在琅琊榜中,御林军出动的次数寥寥无几,主要有两次,一次是降服夏江,一次是金殿鸣冤。
在降服夏江的时候,御林军展现出了其非凡的战斗力。片刻之间,四个小兵两根铁链就将夏江牢牢地捆住,动弹不得。随后统领三两下就打的夏江跪倒吐血,御林军仅仅几个小兵就能捆住夏江,已经足以展现他们的战斗力了。
两根铁链,制服夏江
夏江虽然没上琅琊高手榜,但他曾经将琅琊高手榜第三的钨丸城主打得退隐江湖,他的武功毋须怀疑。而且当时他是突然间暴起攻击,一般人就连反应都还没反应过来,而御林军已经迅速出手包围他,最近的两个人持剑挡住他,虽然很快被打倒,但就这一会的功夫,四名拿铁链的御林军已经甩出铁链捆住夏江的双手。从夏江暴起,到被降服,御林军不过是包围,格挡,捆手,拉倒。一下子就把这位悬镜司首尊给打倒,干净利落,迅速有效。
御林军的彪悍战斗力,加上由昭平帝亲自掌管,人数应该是比较少的。一是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不可能是大部队,而是精锐的小型战队。二是皇帝亲自掌管,御林军很可能是驻扎在皇宫内的。这也限制了御林军的人数。三誉王之乱时没有禁锢御林军,说明御林军的人数少到影响不了大型战斗。
废羽设御
景运二十九年,金陵爆发了五王之乱,实际是六王夺嫡,萧选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储君并非萧选,只不过他登基后为了隐瞒自己得位不正,而篡改了真相。
梅长苏说过
景运二十九年,五王之乱血洗京城,当年林帅还是巡防营的一个统领,他亲率三百骑兵,冲进禁军营,最终力保陛下登基
禁军才是保护天子和储君的,而巡防营实际是因为林帅当时是萧选的羽翼,林燮率三百骑兵冲进禁军营打垮的才是真正的储君。
五王之乱,刀兵相见
资料有限,只能知道当时交战的除了诸王的府兵,就是禁军和巡防营。而羽林军很可能并未参战,因为巡防营在萧选的手里的话,金陵城门就握在萧选的手里,羽林军即使到了,也进不了金陵城。
战后,萧选登基为帝,重建了禁军,却废除了羽林,极有可能是因为在储君遇害后,禁军就俯首称臣了,而羽林军就不识时务,激烈抵抗,最终兵败。萧选因此废弃了羽林,既是报复,也是避免触及自己得位不正的事。
而且,当时的大梁,因为这场大乱,必然是损失惨重,无力在金陵维持规模太大的军力。从风起长林中,荀白水的说法来看,萧选废除羽林后,在金陵周边设置了屯田军。
武靖爷受封东宫之前,九安山曾有内乱,继位后为免覆辙,便裁撤掉了京城周边所有的屯田军,重建南安羽林。
屯田军,顾名思义,平时屯田务农,战时为兵作战,战斗力比完全脱产的羽林军要逊色的多了,但好处是自给自足,对国库的负担极小。
而且,禁军有五万兵马,但林燮仅凭三百骑兵就摧锋破刃,直斩核心,给萧选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震撼。兵贵精不贵多,萧选为了出于增强皇权的考虑,废除羽林军,保留禁军,并组建了规模小,战斗力强的精锐部队御林军。
所以,昭平帝萧选不设羽林,是出于三个原因
羽林军反抗他的谋权篡位,使他为了宣扬自己法统之正而需要打压羽林五王之乱使得金陵损失巨大,承担不起大规模脱产精兵五王之乱让他更倾向于亲自掌控御林军这种精锐的小规模部队我是秋山,读书看电视,我用我的解读,将虚构世界充实
2025-04-15 10:39:34
2025-04-15 10:37:19
2025-04-15 10:35:03
2025-04-15 10:32:47
2025-04-14 00:34:14
2025-04-14 00:31:59
2025-04-14 00:29:43
2025-04-14 00:27:28
2025-04-14 00:25:14
2025-04-14 00:22:59
2025-04-14 00:20:44
2025-04-14 00:18:29
2025-04-14 00:16:14
2025-04-14 00:13:59
2025-04-14 00:11:44
2025-04-14 00:09:29
2025-04-14 00:07:14
2025-04-14 00:04:59
2025-04-14 00:02:44
2025-04-14 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