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要怎么过夫妻生活?
2024-12-21 09:48:38
公婆拎包入住,儿子:“你们俩才40多岁,就要我老婆伺候啦?”
房子: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不等,当然,豪华别墅不属于我们普通人。
车子: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医疗,教育,日常开销就更不用说了。
现代人的压力被这些压得喘不过气来。老人有担心身体健康的压力,小孩有学习的压力,年轻人更是上有赡养老人,下有抚养小孩的压力。
处于中间层的年轻人是压力巨大的一代。
然后,有的父母会体谅年轻人打拼不已,主动帮忙带小孩,让年轻人多拼事业多存钱,有的父母则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子女随波逐流,还有的父母,不仅不给予子女任何帮助,还不断给子女制造麻烦。
在过去,许多已婚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还会涉及到分家问题,分财产问题。
在现代,为了缓和已婚子女,和父母间的矛盾,往往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单独居住。尤其是涉及到婆媳问题,翁婿问题时。
仅仅是涉及到和父母的矛盾时,不论儿子还是女儿,血缘会很快促使你们互相谅解。而婚姻家庭则不同,处在中间的调解人,很难平衡两边,一边是父母,一边是伴侣,时常为难。
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小家庭和原生家庭分开居住是最佳选择。
01
阿波来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还有一个妹妹,父母的思想也很传统,通俗地说有点重男轻女,因此妹妹没有多少文化。
父母结婚早,到阿波读完大学,再到结婚时,阿波父母都才47岁。
阿波的妻子,也跟阿波一样,来自农村,有一个哥哥,读完大学毅然留在省城工作。
到阿波结婚时,阿波父母没有给予任何支持,包括彩礼都是自己工作后攒的钱支付的,到买房子的时候,也是自己和妻子的存款,以及妻子娘家的支持。
阿波深知自己父母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结婚前就跟妻子说好,现在父母才40多岁,身强体壮,等他们年纪大了再接到身边照顾,平时可以多回去,拿一些钱,以尽孝道。这才打消了妻子的顾虑,妻子怕婆媳矛盾,到时候让自己为难。
02
不多久,阿波老婆怀孕待产
我爸妈都在老家的工地上做小工,虽然有时候工期断档,但他们一年算下来收入不少。
到我婚后不久,老婆怀孕时,他们就说来照顾儿媳妇,我拒绝了,希望生了再来,我们现在能自己照顾。
突然有天,我接了妻子一起回家,在楼下碰到小区邻居,邻居说,你还不快加快脚步回去,你爸妈都蹲你家门口好半天了。
果然,上楼便看见爸妈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我家门口的楼梯间坐着。爸妈一脸笑容相迎,表示来伺候儿媳妇月子。
父母先斩后奏的行为让我有些无奈,一来,之前跟妻子说好了,现在反而显得我有些不厚道,二来,我担心的家庭矛盾会随之而来,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实在相差太大。
妈妈表示:“在我们老家,老婆婆不伺候儿媳妇月子是不道德的行为,十里八村都会看笑话的,所以早点来,还可以提前适应适应。”
既然来了,还是来帮忙的,我们也不可能让父母打道回府,就这样,父母拎包入住我家。
03
父母到来之后,白天还好,我们都上班。
下班回到家,父母就话里话外说,年轻人要节约,村里哪户邻居的媳妇会过日子,都是把买菜的袋子省下来当垃圾袋,而不是专门去买垃圾袋。
又有哪户人家,一日三餐吃饱饭就好,没必要吃那么多水果,水果又不管饱,还费钱。省下的钱还不如多买点肉,紧着家里的男人吃。
这些话,在我妻子看来,就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期间,妻子最不能忍受的一件事,就是我父亲直接到小区楼下小便,因为他们在农村不会受这样的管束。当然,我也不能接受,既然生活在这里,就要适应这里的规则。
我每天回去都要为这些家庭琐事,在我父母与妻子之间打圆场,感到很累。然而单独居住,各过各的,各用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恨自己没有那个本事,现在房子仍然还着房贷,也没有能力再给父母买一套单独居住。
04
熬到老婆生产后,生的是个儿子。父母开心得合不拢嘴,一直感叹,还是生儿子好啊!生闺女有啥用?这些话,让我老婆听了去,心里很不舒坦。
坐月子时,父母要按照他们的规矩,给妻子一日三餐吃炖弟,吃弟蛋。妻子实在受不了了,让丈母娘过来照顾。父母也不同意,说出嫁的女儿,娘家父母不能进月子房。我说请月嫂,父母更是说浪费钱。
为此,我只好把陪产假,年休假,各种假期挪到一起,亲自照顾妻儿,包括后面上班我也是早早起床准备早餐,尽量不加班,早点回家。直到熬到月子结束。
妻子忍无可忍了:“你爸妈爱你吗?整个月子都是你在跳上跳下,他们做了什么?是来养老的吧!他们连儿子都不爱,会善待儿媳跟孙子?”
妻子让我无论如何送父母回老家。
05
我跟父母明确说明,他们现在还年轻,可以回老家生活,也可以继续在工地上挣一些钱。
父母大骂我不孝顺,说是被我老婆怂恿,赶他们走。指责我说,十里八村谁不是住儿子家,儿媳妇养老,亲戚哪家不是儿子儿媳养老?
我反驳:“你们俩人才40多岁,在工地上,每个月挣得不比我们少,我们要还房贷,养小孩,要存钱应对你们年老后的三病两痛,我们的压力也很大。我们当然会给你们养老,即使你们现在回老家,不工作,我们也会每个月给你们拿生活费的!如果你们继续在这里生活,天天蹬鼻子上眼,你们儿子就要离婚了!”
父母心知肚明,自己一向对儿子是很吝啬的,包括结婚,都没有给予儿子支持。自己住儿子家,不但把儿子的生活搞得拮据,自己也没好处,还不如在工地上多干几年。
父母带着抱怨地回去了,小夫妻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结语:
有的人会指责阿波,有了媳妇忘了娘,有的人为阿波的做法拍手称赞。
原生家庭和新家庭需要有一定界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适当分开,矛盾少,感情好。孝顺有很多种方式,但要互相平衡。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和年轻人相邻居住,而不是共同居住。
2024-12-21 09:48:38
2024-12-21 09:46:23
2024-12-21 09:44:08
2024-12-21 09:41:54
2024-12-21 09:39:39
2024-12-21 04:10:56
2024-12-21 04:08:41
2024-12-21 04:06:26
2024-12-21 04:04:11
2024-12-21 04:01:57
2024-12-21 03:59:42
2024-12-21 03:57:27
2024-12-21 03:55:12
2024-12-21 03:52:57
2024-12-21 03:50:43
2024-12-20 22:37:37
2024-12-20 22:35:22
2024-12-20 22:33:07
2024-12-20 22:30:52
2024-12-20 22: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