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基本知识介绍
2025-06-19 19:48:33
北师大康震教授如何大转弯,对杜甫石壕吏十年两番不同解读?
这些天很多人在笑,于是半夜,我也看了北师大康震教授2016年在一个面向中学校长的论坛上的解读,以及杜甫《石壕吏》诗文及创作的背景等。既然自己还在乎诗人二字,就想,就当时的战乱背景、老百姓的苦难,杜甫当时的思想深度、格局,以及作品的主题、价值等方面,与康大教授探讨一番的。
石壕吏诗意图,网自网络
待动笔时,又看到了康大教授早期一个解读此诗的视频,也就是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康震教授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别样风情的解读。一晚上的构思全废了,我忍不住傻笑了一番。还好,要是我真就这么去跟他探讨了,那就是太不识相了。现在,问题改变了,我索性就一个问题来说好了,SO EASY!
朋友们不妨先看一下这位被称为“网红学者”“诗词男神”的康大教授,他的刷人眼球的解读。因为太火爆了,以至于引爆了平台,看不见视频了。大家就看一下,康震教授2016年解读《石壕吏》部分的文字整理吧。
2016年康震教授在一个面向中学校长的论坛上解读《石壕吏》截图
我们这些中学校长,之所以干得非常出色很优秀,是因为我们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情。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告诉学生,我们给他教的知识跟他有什么关系?那我现在问你:《石壕吏》跟他有一毛钱的关系么?但是我说有关系,只是没告诉你。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第一个问题是:石壕吏为什么要抓人?他为谁抓人?那这个答案很清楚,郭子仪的大军和安禄山的大军打了一仗,打败了。双方减员很严重。郭子仪的军队没办法,就地临时征兵。第一个要明确的,这是咱们的军队在征兵,别搞错了,不是叛军在征兵,是咱们的军队在征兵,但是它不属于常规征兵,它是属于临时紧急补充兵员。
第二,石壕吏是谁?石壕吏是国家的公务员,是郭子仪的军队委派的地方部门的武装干部,到村上来完成这次紧急征兵的任务。这个人有错么?这个人没错。你不要老是把他归类为统治阶级里面的腐败分子,不是那么回事。
第三,这个人征兵的态度好不好?不好。他的态度再好老百姓也没法接受,因为我三个儿子有两个已经战死了,第三个还在前线不知死活,你现在又来征兵。没得可征了。老百姓的反应正常不正常?正确不正确?完全正确。换句话说,在这个场景中,无论是国家的意志和百姓的意愿,都没有发生错误。
下面一个问题是:谁将做出重大的牺牲。这个问题变了,老太太怎么办呢?如果是安禄山的军队来征兵,老太太一头撞死算了。为什么?你是叛军,这跟日军来征兵伪军来征兵(一样),我不从了。但是面对的对象,虽然这个治保主任这个武装部长,态度坏得很,但是他是政府派来的,那老太太说“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算了,我跟你们走吧,我还能给战士们做早饭呢。这个母亲她不认字,也不懂大道理,但她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后,就是献出儿子再献自己;但是你不要把我儿媳妇抓走,你也不要把我小孙子饿死,因为这是我们家的根啊。那看来石壕吏听了他的建议,那好吧,你们家老头不在,那只有请你走一趟了。为什么把老头要留下?因为老头还硬朗,家里面需要这个主心骨。换句话说,这里面表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毅然挺身而出的。你跟学生讲,这跟你没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
杜甫在这首诗里没有做任何的评价,他两难啊。为什么呢?他很同情老太太,又为国家的前途担忧,这怎么办呢?他只能不置一词……我要告诉学生,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完全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当他难以判断和决择的时候,他就把它忠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做判断,无意当中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场景。
总结起来,康震教授2016年的观点如下:
一、石壕吏没有错,只是态度有点不好。后来只抓老太不抓老头,很通情达理。
二、老太太特别伟大。如果是安禄山的军队来征兵,她应该一头撞死。但当朝廷的军队来征兵,即便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生死未卜,她仍然选择“毅然挺身而出”。
三、在此诗中,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完全忠实于历史的真实。
四、当他难以判断和决择的时候,他爱大唐,也同情老太太,只好一句评价都不做,仅用诗把事情“忠实地记录下来”。
不知道康大教授是忘了,还是要跟自己十年前,也就是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解读,来一番大角度转弯的解读。那时候,他的解读,还是跟我们印象中的情节差不多啊。这里只举下其中大意:
公元759年,也就是安禄山死了两年后,郭子仪率军平叛安庆绪,战争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郭子仪被迫退守河阳、洛阳及附近地区,陷入战乱,必然需要大量地补充新兵。而经过一番战乱,人口从5200万人,最后剩下1700多万人。
石壕吏这样征兵,这实际上已经违反了唐朝的征兵制度。一般是一家三男出一男丁,就不能再征了,可是在国家特殊时期这家的三个儿子都已经上了前线,而且两个已经阵亡。这不像是常规征兵,作者写的是半夜捉人。
杜甫揭露了统治阶级上层的黑暗。杜甫自己虽然是当官的,但因了战乱,尤其是自己还在苦难中,自己也变成了老百姓这个阶层里面,完完全全融入到了广大的老百姓当中,都是老百姓的心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都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人文关怀的最高水平。因此,杜甫的诗有一个特点,他的眼睛越朝下看,他的思想境界就越高,他看得越低,深入得越低,他的境界就越高。
这里另有一篇比较详细的文章——《诗圣杜甫:三吏三别,心忧黎庶》(季羡林国学讲堂,选自《康震讲诗圣杜甫》),应该就是康教授早期解读的主要思路吧。
十年之间,康教授的两番大不同的解读就录到这里了。我们可以想象,作为一位朝廷官员,作为一位经历安史战乱不断辗转流离的个人,作为见过太多老百姓流离失所,每每别离生死的诗人,杜甫写此诗时的情感,无疑是非常复杂的。他肯定是看得清国家平叛行动的正义与必要,看得透征兵官吏的强行与失序,同时他也分明看到不少老百姓在战争中所承受的兵役的生离死别,和战争下生活的种种苦难,看到了那个老妇,因家中已大大超额捐儿本想推脱,却最终被逼无奈只好舍命随吏走等等,所以他有着太多太多的感触,有着太多想说的话,如果都放到这样一首诗中,短短几句是放不全也放不下,如果太长了那也容易变太水,索性留白,尽在不言中。
其实,诗中所写的“有吏夜捉人”,如果要深入追问,里面不知道有没有猫腻也不知道。是战争真的惨到“夜捉人”之外,还需要每户都要做出这么极其巨大而又惨烈的贡献,还是有些吏家因种种原因少做了贡献,只好转到了这样的老夫妇家,转到了老妇人身上?可能不存在这种情况,但也不能全部排除,具体还得看当时社会风气了。
杜甫,图自网络
好吧,杜甫你这样尽在不言中,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说不清解不定的言了。
都在说“诗无达诂”,但同样一位教授,这样大不同的解读,特别是这一次这样极大地穿破世人的既有认知,难免让世人看得疑惑,甚至有些发懵。你是北师大文学院党委书记,你这样大角度转弯,让杜甫思想的高度、人文的关怀、作品的价值等大打折扣,你就不怕杜甫躺不安心吗?然后,你这样跟那么多校长一讲,校长们再给学子们一讲,MY GOD!我们不能不为那些学子们担心,还有不少的少年青年中年,这这这,到底要他们怎么理解才好?
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杜甫是写过好一些战争诗,但他不同时期的战争诗,有着不同的情思和感触,当然他是先有经历,然后有认知,然后有诗歌。同样,这里我也翻一下康大教授的经历了。
主讲者简介:康震,男,汉族,1970年3月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栏目文学顾问、鉴赏嘉宾。
2002年起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另外,据2008年的一份资料,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2003-2004),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04-2006)。
其实很简单,因了战乱,杜甫的前程是越走越低下,就像康教授所总结的:“他的眼睛越朝下看,他的思想境界就越高,他看得越低,深入得越低,他的境界就越高。”而康教授自己呢,这十年间,不管是从更早进北师大文学院,到升任党总支副书记再到党委书记,还是在央视等各大平台主讲和当评委,他的前程都是越走越高上了。我想,这也跟他自己所说的道理一样,看得越高,深入得越高,他的境界就,就只能将杜甫《石壕吏》转一个大角度弯了。
康教授2016年这一解读笑喷世人,其实非关苦难,非关原作者思想,非关诗创作格局,非关诗作主题,非关诗作价值,仅此而已。
下面是我写的另一场更大的战事,一名男子应征兵参军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朋友们可以从中了解战乱下百姓的苦难,以及参军士兵可能遭受的惨痛。镇江一名男子代弟参军,短时军训后即随军参加南京保卫战,兵败溃散后一路辗转逃难,百转千回,侥幸闯过近十次生死关,终得生还回家;一路上,“兵燹恋芳草,白骨倚墟垣”,却在家门前还闹出了一曲“父母不相认,妻子看乞氓”的悲剧,让人不胜唏嘘。莫道征战豪,莫言乱世强!十万儿郎枯,不见功成将!卅万儿女屠,谁争赴国殇!
《石壕吏》之后,新兵卫都从军行
2025-06-19 19:48:33
2025-06-19 19:46:17
2025-06-19 19:44:02
2025-06-19 19:41:47
2025-06-19 19:39:32
2025-06-19 19:37:16
2025-06-19 19:35:01
2025-06-19 10:02:54
2025-06-19 10:00:39
2025-06-19 09:58:23
2025-06-19 09:56:08
2025-06-19 09:53:53
2025-06-19 09:51:38
2025-06-19 09:49:22
2025-06-19 09:47:07
2025-06-19 09:44:52
2025-06-19 09:42:37
2025-06-19 09:40:22
2025-06-19 09:38:07
2025-06-19 09: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