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伪造假合同可能构成的几种犯罪
2025-06-11 01:56:10
“蒙眼识字”的江湖骗术为何屡禁不止?
近来,一些培训机构打出开发脑潜力的广告,可让孩子具备蒙眼识物、超速记忆甚至过目不忘的特殊能力,这样的“神童班”受到一些家长追捧。比如,位于云南昆明的一家民办培训机构,声称主要从事蒙眼识物和高速记忆培训,为期10天,每天授课7小时,收费19800元。
那么,这样的脑潜力开发有科学依据吗?专家给出了完全否定的答案:“科学上并不存在任何专门开发孩子脑潜力的技术。”
这样的新闻其实很难说是新闻了,因为所谓“蒙眼识字”“波动速读”“间脑开发”等“神技”的骗局性质,早就有了公论。2014年,央视对此进行了解密,所谓“蒙眼识字”的最大秘诀不过是偷看。时至今日,这类骗局卷土重来,并依然有家长愿意埋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对特异功能、神秘技艺的好奇,是普遍的人性。但“蒙眼识字”培训受追捧,更多在于部分家长因望子成龙心切而一时蒙蔽了心智,他们送孩子到这类培训机构,与要求孩子参加其他培训班的动机并无二致。甚至越是在其他方面的期待得不到满足,就越想帮助孩子寻求捷径,以至于失去基本的理性和判断力。
作为局外人,当听到这类广告词、看到类似报道时,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同时也会感到愤怒不解:这种明显不靠谱的骗钱机构,竟然真的会有家长轻信。
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花重金报名的行为其实也不难理解。
家长总是对孩子抱着满满期待的,谁不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当声称能充分开发大脑、形成过目不忘的本领的培训班出现后,家长就会将期待转化为实际行动:何不让孩子尝试下,万一真有神效呢,不试试岂不是可惜了!
但问题是,这种“神童班”真的有效果吗?
家长们看到的其他孩子的所谓的优秀,不过是在培训机构操控之下的虚假表现而已。所谓的效果,不过是忽悠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低劣可笑的盘前机构,何以在现实中大行其肆?能忽悠众多家长?缘由无非两点,一点是家长培育孩子的功利和盲从心态。
家长之所以宁可花重金也要让孩子去训练,无非是希望孩子能走条捷径,一跃领先,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这种连最起码的科学依据都不具备培训法,对孩子来说不仅拔苗助长,违背孩子成长规律,而且白白搭进去时间和金钱,还没有丝毫成效。
另一点便是机构逐利,监管缺失。如此不靠谱的培训内容,一定是经不起科学检验的,那么,教育等监管部门有所警觉了吗?天花乱坠地虚假广告,是否涉嫌违法,有部门追究吗?对于违规违法的培训机构,“挣黑钱、挣快钱、挣昧心钱”偏离教育初心却能大行其肆,市场监管在哪里?
笔者认为,教育,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心,以及尊重规律的正确教育方法。
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从来就不存在任何投机取巧的捷径,也不存在一招制胜的法宝。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家长还需理智再理智,回归到按照科学合理模式培养孩子的正确路径上来,切忌剑走偏锋。
千万莫对伪科学信以为真,也千万不能过度迷信所谓的捷径。须知道,揠苗不仅不会助长,反而是在“害苗”,而天下也没有什么神功,只有脚踏实地来得扎实,与其将精力浪费在不靠谱的训练上,莫不如引导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
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此类不靠谱的培训机构要严肃查处,坚决不再容忍此类事件出现,必须在强化监督与规范中清除它们存在的现实土壤。
2025-06-11 01:56:10
2025-06-11 01:53:55
2025-06-11 01:51:39
2025-06-11 01:49:24
2025-06-08 21:17:24
2025-06-08 21:15:09
2025-06-08 21:12:54
2025-06-08 21:10:39
2025-06-08 21:08:24
2025-06-08 21:06:09
2025-06-08 21:03:54
2025-06-08 21:01:39
2025-06-08 20:59:25
2025-06-08 20:57:10
2025-06-08 20:54:55
2025-06-08 20:52:40
2025-06-08 20:50:25
2025-06-08 20:48:10
2025-06-08 20:45:55
2025-06-08 20: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