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大鬼宅 虎坊桥湖广会馆最神秘
2024-11-30 08:44:13
如来为何不敢对孙悟空赶尽杀绝?师父菩提祖师曾是佛教高僧
左:菩提祖师 右:孙悟空
烟霞氤氲,日月抖斜。陡闻仙鹤唳,声振云霄远;骤见凤凰翔起,乘风五千里。灵台方寸山下,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乾坤,菩提坐于台,此乃不生不灭三三行,与天同寿庄严体。
菩提祖师作为《西游记》中神秘的存在,其亦道亦佛的描写让人捉摸不透他的身份。光从他教会了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术,不难看出他的见识不愧为书中描述的“大觉金仙”。
而这般人物却是凤毛麟角,因此他的身份也逐渐揭露在世上的眼前。也正是如此,看着师从菩提的孙悟空,如来也不敢置他于死地。
菩提祖师
一、杀意已起,却因一言了却,菩提是何身份
在《西游记》原著第七回中,如来奉玉帝之命,前来降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两人相遇,便各自道出自家来历,初生牛犊的孙悟空不知这西方极乐世界的尊者,如来也不知这诞生于天地之间的灵猴有何能耐。
见孙悟空大放厥词,想做那天庭之主,如来严词喝道:
“你这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尽管如来乃是佛教之主,讲究普渡众生,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罪行俨然激怒了如来,从他的语调中可以看出,其威胁之意愈发明显,若是孙悟空此刻还不皈依,便意图取了这妖猴性命。
怎知孙悟空依旧我行我素,如来见孙悟空执迷不悟,便质问他只使长生变化之术,何德何能占据天庭?
而孙悟空接下来的回答,却让如来一转先前的怒态,“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能一纵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
言罢,如来却是放下了之前必杀之心,与孙悟空打起了赌注,这般变化可谓是天差地别,那么这句话究竟有何玄妙能引得如来改变心意呢?便不得不说起教会孙悟空这一切神通的师父——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一名出现于《西游记》的第一回中,其高深莫测,学徒众多的形象已然通过书中的多处描写跃于纸上。见孙悟空乃是天地日月所生,菩提暗中窃喜,将孙悟空收入门下。
孙悟空学从菩提的这段时间里,习得了长生之术,可超脱三界,跳出五行;又习得七十二般变化,可度“三灾利害”;最后再习得筋斗云,此后无拘无束,逍遥自在。
然而好大喜功的孙悟空禁不住在众人面前施展变化之术,一招被菩提抓住,深谙功法不可随意现于世人的菩提严词迫使孙悟空回到那花果山去,且不得再提自家性命,若是一旦提起便定要将他剥皮挫骨。
孙悟空与菩提祖师
孙悟空和菩提祖师的尘缘就此了断,但菩提带给孙悟空的影响却并没有了结,光说那筋斗云便是那菩提祖师独创的飞举之术,如来也是认出了这灵猴师从菩提老祖,便放下了屠刀,转而镇压五百年。
那么菩提祖师和如来是何关系?但自原著第二回后,便再无关于菩提祖师的描写,他的身份也就一直受人探究。最终在众说纷坛之中,探明了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
二、菩提祖师身份探究,竟是如来弟子
有一些人认为菩提祖师是个道教神仙,理由便是书中那诸多关于道教的笔墨。如那长生之术,长生向来都是道教的毕生所求,而菩提能够传授孙悟空这般法术必然是得道高仙,又如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变化都是道教修炼之术。
除此之外,菩提虽住灵洞之中,却与渔樵为伍,门下弟子也多为凡夫俗子,言行举止颇有道家风范。作者对菩提祖师的描写也多用于道家语言,但光是菩提一名,绝不可能是道家人物会使用的名号,因为菩提乃是佛教用语。
如来
因此,又有一种说法说这菩提乃是如来。理由便是那菩提一词,如来曾在菩提树下顿悟,不是如来又是何人?再者,《西游记》中对须菩提祖师的描写也用上了瑶台、真如、“西方妙相祖菩提”等佛教用语,这般看来,菩提的身份已经明了。
但若菩提祖师真是这如来佛,在剧情上便有诸多矛盾,首当其中的便是与《西游记》想要表达的教化意义实属不符。
其实在佛教典籍中却有菩提祖师一人,原为舍卫国婆罗门弟子,智慧过人,乃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协助释迦传道,最善讲解“空”义,被称作“解空第一”。
善于讲解“空”义不正对应这孙悟空之名,且洞府位于西牛贺洲,此洲乃是佛教圣地,如来的大雷音寺便坐镇于此,这也恰好落实了这菩提的佛教身份。
菩提祖师
或许正是因为菩提见孙悟空心性太野,难以约束,不谙佛法,有损名号,便将他逐出师门,且不准他再提及师从何处。而如来作为菩提的师父,自然对菩提掌握的神通了如指掌,见孙悟空道出的三种神通,便即刻放下杀心,转而实现菩提未能完成的任务,那便是度化这冥顽不灵的孙悟空。
虽然这菩提祖师乃是佛教高僧,但其最突出的特征却是一副默默求道者面貌。他的所居之地并非佛教圣地,凡人不可入内,而是渔夫樵夫皆可到达,并且不限门槛。
又因远居孤悬海外的西牛贺洲,除了洲内有一大雷音寺,便无其他圣地,故落得不与四洲地仙往来,不与天庭众将交流,所以天上神仙难知其底细。
悟空与菩提
三、菩提虽为佛,却是逍遥在
《西游记》中作者鲜有肯定的人物可谓是屈指可数,除了天兵天将、四大天王、各路妖精等木偶般个性色彩过少无法得知之外,着墨颇多的八戒、玉帝、唐僧甚至是孙悟空都夹杂着作者批判的缺点在内,就连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也分别被冠上了“一世无夫”、“妖精外甥”的骂名。
唯有菩提的形象在作品中是相当高大和光明的,他的孤高卓然、本领超群,迥异于作品里其他人物的无能、贪婪、市侩。
右:菩提祖师
况且,其本领道行丝毫不逊于那些威风八面的天兵将、神仙圣人,但在天地人神鬼五仙中却无座次,不为人知,这恰恰是作者想要反映出一种畸形的社会面貌,是贤人志士不为所用,才华本领无处施展的黑暗不公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
而吴承恩便是这般制度下的受害者,才思敏捷,却未能在政治上奋进,虽有所抑郁,但最终,看淡红尘,辞官回乡。
如果没有作者看透红尘的彻悟和远离官场喧嚣、矢志归隐田园的淡泊,就没有这样脱胎自然的菩提祖师,也便没有那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的孙悟空了,没有唐僧的取经之路,就没有这部流传千古的神魔小说。
2024-11-30 08:44:13
2024-11-30 08:42:00
2024-11-30 08:39:48
2024-11-30 08:37:35
2024-11-30 08:35:22
2024-11-30 08:33:09
2024-11-30 08:30:56
2024-11-30 08:28:43
2024-11-30 08:26:30
2024-11-30 08:24:17
2024-11-30 08:22:04
2024-11-30 08:19:51
2024-11-30 08:17:38
2024-11-30 08:15:26
2024-11-30 08:13:13
2024-11-30 08:11:00
2024-11-30 08:08:47
2024-11-30 08:06:34
2024-11-30 08:04:21
2024-11-30 0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