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多少年是什么婚
2025-05-17 04:18:44
男女交往的真实“规则”:异性知己,很难有纯洁的友谊
《当哈利遇到莎莉》中,有一段很有深意的对话。
探讨男女之间的友谊时,莎莉坚信男女之间是有纯洁友谊的。
但哈利却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他说:“那只是你以为的纯洁,女人对男人天生具有吸引力,很难一直纯洁。”
两个人因为不同观念产生分歧,哈利坚信自己是男人,懂男人的想法。
仔细想想哈利的话,其实不无道理。
友情和爱情本身就难以界定,因为很多时候爱情和友情会呈现彼此交叉、重叠的状态。
更为关键的是,友情是能转换为爱情的。许多恋人前期也是朋友,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爱意才生根发芽。
当你明白这一点就会发现,异性知己,很难有纯洁的友谊,具体原因分为三点。
01
相似性吸引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很容易被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
好比和有同样笑点,相似关注点,以及人生经历相似的人聊天时,很容易产生共鸣,迅速拉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结果,与心理学中的“相似性原则”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纽加姆做过一个类似实验。
17个不相识的大学生被安排到同一个宿舍中,经过长达4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前期决定关系亲疏的,是空间距离。
住得越近的两个人,越容易产生更多的联结。但是当实验进行到后期,人们之间的亲疏,是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决定的。
相同点越多,越是拥有相似感触的人,话题越多,在长期相处中,也是这些人能成为关系稳固地朋友。
反而是前期那些仅凭距离就产生的联结,一旦遇到观念上的冲突,关系很容易宣告结束。
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性原则”就是指相似程度越高,越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和亲密感的一种现象。
因为相似的感受,会让彼此得到肯定,这是一种常见的正面强化。
放在两性关系中,两个能成为知己的异性朋友,一定是以“相似”为前提的。
有共同话题可说,对待一件事有相似的看法,才有可能在日后的相处中成为好友,并因为经过了各种考验,彼此之间的感情黏连度更高。
这样一来,一旦彼此沉醉于“被理解”的感受当中,总能在对方身上得到支持,那么爱意更容易产生。
特别是共同经历以及相处时间越久的异性朋友,越容易越过雷池,推动关系更进一步。
02
令人遐想的悸动
如果说仅仅是友情中两个人的相似,不足以让纯洁的友谊不再纯洁,那么“令人遐想的悸动”往往可以。
这也就是《当哈利遇见莎莉》中,哈利所说的“性吸引力”。
2010年,意大利比萨大学医学博士马拉奇发现,男性汗水里的信息素化学信号,会改变女性大脑内的血清素。
这一结论证明信息素在两性关系中,能促使异性双方产生浪漫冲动。
同年,意大利邓南遮大学的研究员发现,当人们嗅到异性身上的信息素时,体温也会产生一定改变,这是因为信息素影响了下丘脑。
两个不同的研究都证明了男女之间具有一定的天然吸引力,并且我们的行为很容易被这些悸动操控。
特别是异性知己之间,被对方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
普通同事只需要每天见面,接触的原因往往是工作,很难有单独与异性相处的机会,也没有身体接触的机会,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关系相对单纯。
即便是异性朋友之间,因为接触的时间太短,或者是相处时也能保持有度距离,所以朋友难以上升高度。
但异性知己之间,会谈论更深层的话题,比如个人经历,当下的烦心事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也只有两个人参与,满足了互相吸引的空间条件。
就像《我可能不会爱你》中,李大仁称程又青是自己的知己。
可是,当程又青因为难过倚靠在李大仁肩上,李大仁为了陪程又青看着她入睡时,两个人都产生了其他心思。
包括异性知己可能会存在的拥抱互相安慰、完全放松自己的体态等等现象,都有可能拉进两个人的距离。
过了度的亲密,会令人浮想联翩,即便这个时候两个人之间不是纯粹的爱情,也很难是纯洁的友情。
03
习惯式陪伴
异性知己之间纯洁的友情难以维系,也与习惯难以戒掉有关。
社会心理学中的“习惯效应”指出:
一个人如果持续某种重复的行为或理念到一定时间,那么这个理念和习惯就会逐渐成为他的一部分。
好比和异性聊天。
可能第一次聊天是因为偶然产生的共同话题,第二次聊天是因为觉得彼此已经熟悉,但第100次,第101次聊天就会成为习惯。
分享欲旺盛到一定程度,有新鲜事想和对方分享,有不开心的情绪想在对方身上寻求安慰时,彼此在内心深处已经产生了紧密地联结,并且难以分割。
就像《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李大仁和程又青。
程又青在男友求婚时,还在刷李大仁的消息,并且想把决定权交到对方手上;李大仁和女友相处时,还在回程又青的消息,认为程又青比女友更重要。
你不能说当时的他们就已经不再纯洁,两个人的确是在努力做朋友,但很明显,习惯已经让她们难以分割。
两性关系中,最怕的也是习惯。
因为对一个人产生爱意不像异性之间的遐想,有可能产生的一瞬间念头就能被自己掐灭,从而不对彼此关系造成影响。
习惯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情培养皿,刚开始彼此没感觉到对方有多么特殊,但当自己真正感觉到时,已经无法离开对方,那个人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04
《匆匆那年》中,有句经典台词:“其实做好朋友挺好的,可进可退,永远处于不会被伤害的位置。”
很多人正是秉持这个观念,一边在爱意中纠结,一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友情。
但是,只要友情不再单纯,早晚是会产生伤害的。
有可能是被对方与恋人之间的恩爱细节刺伤,有可能是在不断地内耗中自我怀疑,还有可能是在退与不退中纠结。
所以面对异性知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保持距离,并在爱意产生之际,勇敢面对。
倘若爱意不该滋生,远离是对自己的保护;倘若爱意已然存在并且允许发生,大大方方去爱才是对彼此的负责。
2025-05-17 04:18:44
2025-05-17 04:16:30
2025-05-17 04:14:15
2025-05-17 04:12:00
2025-05-17 04:09:45
2025-05-16 02:45:48
2025-05-15 02:56:58
2025-05-15 02:54:43
2025-05-15 02:52:28
2025-05-15 02:50:13
2025-05-15 02:47:58
2025-05-15 02:45:43
2025-05-15 02:43:29
2025-05-15 02:41:14
2025-05-15 02:38:59
2025-05-15 02:36:44
2025-05-14 21:43:49
2025-05-14 21:41:34
2025-05-14 21:39:19
2025-05-14 21:37:04